我觉得自己好像病了,但是身边大部分人都不能理解,我就像是在无病呻吟。
2022年,我永远的失去了我的妈妈,这个世界唯一一个全心全意爱我,完完全全为我好的人,在我18岁那年。我永远记得那个晚上的所有感受,从接到那通电话,到如何颤抖着双手,瘫坐在地上,那是我安静的人生中第一次放声大哭,后来室友说听到我在阳台哭的撕心裂肺。的确,那是我人生中最最最大的打击,以至于我没办法接受一切就这样发生了,今年是她离开的第四年,直到现在,我依旧经常在想,这是不是我的一场梦,是不是醒来她还是在电话那头叫着我的名字。
请假回家的那十天,我像是没有情绪的路人甲,哭不出来,我看着她脸上贴着符纸,盖住了车祸后肿胀的脸,然后就被推进了火炉,那是最后一面,我没有看到她完整的脸,再见就是一盒灰、一堆骨、一张黑白相、一口棺。结束一切回到学校后的半个月,我才恢复了一切的情绪,白天依旧上课下课,吃饭谈笑,难过只会在夜深人静时游荡。我没办法让自己的脑子停下来,因为那样我就会想到她,然后在深夜默默流泪,安静的不发出一点声音。然后我体会到了思念的具象化,没有办法不想她,她对我的影响已经渗透进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,吃饭会想到她曾经纠正我错误的餐桌习惯,做菜会想到她曾经教我的方法,逛街会想到曾经穿着她的睡衣跟她出去逛夜市。我不敢相信,也不想相信,这样一个人,就这么永远地消失在我的世界里,再也不会出现了,三年多了,她甚至鲜少进入我的梦里看看我,让我见见她,她会原谅我曾经的不懂事吗
同一个月,我又失去了一段长达四年多的感情。在这段感情里,我们都算不上受害者,我们太相似了,冷淡、不主动的性格,导致我们的情侣关系形同虚设,但我们从来不质疑对方不喜欢自己,换句话来说就是,我们很喜欢对方,也许程度算不上爱,但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谈恋爱,然后渐行渐远。那段时间的我情绪太过于敏感,在那天晚上,我不小心删掉了跟妈妈的聊天记录崩溃大哭,找他倾诉,最后却促成了我们的分手。现在细想起来,完全是我当时的情绪作祟,再加上他的有意推动,双方都算不上好人,都有愧于对方。但对当时的我来说,无疑是双重打击,在我最最最脆弱的时候,我的男朋友没能陪我度过。此后半年的时间,在朋友面前是积极开朗的我,但大多数时候是消极的我,一个人戴着耳机,一个人默默流泪。
直到2023年春天的某一天,我突然豁然开朗了。
我孑然一身,已经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,没有目标与追求,没有动力,没有想要实现的梦想,也没有想做的事,对爸爸而言我是负担,我也不会被亲情绑架了,那这样一个我,随心而活,活在每个当下,直到活不动那天,便可以离开这个世界了。我离开了这个世界,人们最多难过一段时间,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,爸爸能够轻松些,专心供弟弟读书就好,爷爷奶奶也不值我一个孙子孙女,我没那么重要,至于其他人,朋友们如果在几年后还能记得我,我自然很高兴,实质上也影响不到她们的生活。
有个朋友很不能理解,为什么一个人会没有爱好或者喜欢做的事,我说,有啊,我是比较喜欢,但不是必须拥有,有当然更好,没有那也无所谓。他又问我,那你没有想做的事吗,我仔细思考后回答他,我好像真的没有。他说,那你就去尝试新的东西,去发现新鲜的东西。我好像是这么回答他的,我说没必要。
对,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风格,极低的物欲,喜欢的东西不会想我一定要拿下,没有特别想要、特别喜欢的东西,没有想去的地方,即便当下出现了,但因为没有能力实现,就会暂且搁置,我并不着急结果是否拥有,也不会想方设法地去拥有。或许,我就是这么一个自甘堕落、毫不上进的人,我清楚地知道我的问题,可是不想改,我甚至认为这样的心态是很通透的,随心所欲,及时行乐,不让自己活的那么累,说不定明天我就死了。人生最终都会死的,我不过是怕疼,如果有不怕痛的死法,那我一定不会活到现在。
之前一个做美甲的姐姐说我太讨好了,我才意识到我是个讨好型人格。怎么说,就像她问我这样做可不可以,即使与我的预期不一致,但是我不想麻烦人家,我就会说“这样也可以”。她说我不要那么讨好卑微,我是顾客,不满意就要提出来。但是多年来的性格如此,习惯了不麻烦别人,降低自己的要求,最终养成了现在这样一个“都可以”的我。
我说我好像病了,大多数时候都高兴不起来,因为没有什么值得笑的事,每天平平无奇,走一步看一步的活法,情绪脆弱的随时可以哭出来,过后并不知道自己在哭什么,但就是不开心。习惯了内耗,情绪在心里积压太久了,崩溃的那天自己都不知道是为了哪件事而难过,最后难过的踹不过气来,心里重重的压着不止一块石头。我不喜欢吧这些负面情绪分享给朋友,不想影响别人的心情,再者,她们也无法理解和感同身受。
不知道说了些什么,倒好像真的在无病呻吟,一个明知道却放任自己的人,的确可笑,不知所云···